《 返回新闻列表

科技量产不“卡壳”,绵阳“产品医院”护航创新

来源:绵阳市市场监管局 时间:2025-11-12

在绵阳科技城这片创新热土上,藏着一座专为电子信息产品“把脉问诊”的“产品医院”——绵阳市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试研发平台。它由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电器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建设。

11月4日,记者走进该平台实验室,只见工程师正专注调试设备为企业样品做能效测试,各类检测仪器有序运转,一派忙碌景象。

image.png

“咱们人可以去医院做体检,电子产品来到我们平台也可以做‘体检’,这儿就像一座‘产品医院’。”绵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王晓芳介绍,平台检测范围覆盖全场景需求:从市民常用的手机充电器安全性能,到智能家电的能效等级,再到工厂生产的工业设备全项质量验证,均能提供专业的测试服务。

image.png

不仅如此,平台还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服务体系,即无论是实验室阶段的技术验证,还是量产各环节的质量摸底,平台都能帮企业“挑毛病”“补短板”。

image.png

“不少企业遇到过研发样品性能优越,但安全指标不过关的问题,往往因整改测试或认证测试走弯路、花冤枉钱。”王晓芳举例,此前绵阳某企业研发产品面临EMC(电磁兼容性)不达标问题。平台接到需求后为其定制了“电磁兼容快速检测方案”,聚焦关键部位,筛选核心测试项目,开放10米法电波(EMC)暗室,协同企业驻地开展整改与测试,大大缩短了其研发周期,并助力该企业快速拿到市场准入通行证。“这就是平台的价值,既当‘创新加速器’,也做‘质量安全阀’。”

image.png

平台服务对象覆盖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相较于其他检测机构,这座市级中试平台的独门优势在于构建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周期定制化服务体系。

“如果企业开发了新产品,市面上又没有对应的标准检测方法,我们可以为其量身定制测试方案。”王晓芳说,平台还可以将测试方案转化为企业自己的标准,用标准赋能制造工艺优化与质量提升。

截至目前,平台已助力数十家本地和外地企业解决产品研发、量产难题,辐射四川、广东、山东等地区,间接带动企业产值提升。

image.png

作为绵阳首批市级中试平台,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不止于服务企业。“它像一块‘磁石’,助力绵阳电子信息企业紧密集聚,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也像一座‘桥梁’,让实验室内的科研成果能更快与市场接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王晓芳说,未来平台将聚焦机器人、无人机等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电磁兼容(EMC)、环境可靠性等核心技术能力与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注入强劲动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