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市质检所报送的《中试赋能打通机器人产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案例成功入选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检验检测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该案例是全省5个检验检测服务类典型案例中唯一来自地市州质检机构的案例,为地方质检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此次入选的案例聚焦绵阳本地机器人产业发展核心需求,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绵阳市质检所立足检验检测职能,以四川省制造业重点中试平台为载体,锚定机器人产业核心痛点,构建起“研发-验证-量产”全周期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提供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支持,助力绵阳打造西部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通过建成涵盖电磁兼容、可靠性、材料性能等千余项参数的全维度检测平台,联合10余所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中试验证基地,形成“科研出技术、平台做验证、企业促生产”的协同创新模式。针对企业差异化需求,创新推出“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和“中试服务包”,有效破解企业性能测试难、检测成本高的难题,目前已助推10余项技术实现量产,带动新增产值上亿元。
案例的成功入选,是对绵阳质检所立足职能、创新服务模式的充分肯定。下一步,绵阳市质检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案例经验为基础,持续强化中试平台赋能作用,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立产业需求动态对接机制,打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持续释放质量基础设施对产业升级的支撑效能,为全市新质生产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更强质检动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