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泸州实施质量强链显成效:白酒产业链合格率突破99.98%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5-11-03

10月31日,泸州市举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交流活动。这场活动的核心围绕“质量强链”展开。何为“质量强链”?

据介绍,质量强链是以质量基础设施为支撑,通过标准引领、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系统性工程。

近年来,泸州在质量强链方面不断发力,部署系列质量攻关标志性项目,组建了众多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众多链主企业、链员企业和赋能机构积极参与其中。泸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发改、经信等5部门,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部署“5+5”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项目。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庆指出:“市场监管部门既是发展部门、又是监管部门、更是民生部门。我们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解决产业链中的断点堵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战略的紧迫性在白酒产业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泸州支柱产业,白酒产业链曾面临包材损耗高、协同难、品控效率低等痛点。为此,泸州通过组建白酒产业链质量提升培育中心,建立质量创新服务小组,整合290余家链上企业、20余家赋能机构,形成“一企一策”改进清单21项72条,梳理《白酒产业链质量问题档案》,攻克4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构建起“链主引领、链员协同、技术赋能”的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升级。

在质量强链实践中,泸州企业以技术创新破局。例如:四川泸科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通过“5G+AI”技术打通制造全链路,破解传统品控依赖人工的难题;四川共丰供应链有限公司以智能载具优化供应链节点,解决酒企包材损耗高、协同难的瓶颈。

同时,全市各区县的创新举措也频出:江阳区以“数智化”改造提升白酒产业链,入选国家总局质量强县创新试点;泸县在全市率先开展“泸质贷”融资业务,为49家企业融资4.42亿元,激发企业质量投入内生动力。

“我们牵头制定产业链五大质量手册,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推动种植、包材、物流等各环节企业参与标准建设,依托国家固酿中心、白酒产业计量中心等平台,带动链上企业开展32项质量提升项目,解决了‘低温玻瓶烤花脱落’等行业难题,质量问题发生率平均下降87%,成品合格率提升至99.98%。”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龚璐介绍。

作为泸州白酒产业链的一员,泸州启航科技有限公司在链主企业泸州老窖的引领下,也将“漏酒控制”“色差控制”等十大难题列为攻关项目,通过双色注塑技术、结构优化等创新,率先实现瓶盖防拔起防盗刷技术突破。“现在面对行业龙头客户,我们充满服务底气。”该公司总经理叶小彬坦言。‌

宋庆表示,下一步将做好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的优化调整,整合市、县两级部门和企业力量,集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链上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一批质量技术难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同时,各区县也将持续推广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质量专家进企业、川渝首席质量官联合巡诊等活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