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质量要素在内江成为融资“通行证”

来源:内江融媒 时间:2025-10-20

近日,内江市创新推出的“甜城质量贷”融资增信机制作为全省唯一展播案例,亮相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引发广泛关注。

“甜城质量贷”,是内江以质量融资增信为切入点,围绕质量信用、质量管理等6大类别37项具体要素的创新工作机制,通过系统评估企业的“质量努力”与“质量潜力”,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特别为有提升质量需求的初创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撑。

这一机制,不仅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沉疴顽疾,更探索出一条“以质量换信用、以信用促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破题:“周三之约”破解企业融资困局

“以上是本周收集到的信息,请大家查收。”每到周三,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管理科副科长谢铱可都会准时把一周来收集到的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信息,通过“甜城质量贷联络人员群”,精准推送到15家合作银行的手中。

这个看似平常的周三例行工作,已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支点。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场每周如约而至的“质量之约”,让数百家企业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也让“质量”这个抽象的概念,真正变成了可量化、可评估的融资资本。

image.png

工作人员整理需融资企业信息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关键症结在于缺乏抵押物和质量荣誉背书。”谢铱可直言,“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企业因缺资金无法进行质量投入,又因质量基础薄弱更难获得融资。”

2023年以来,内江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创新构建以质量要素为核心的“甜城质量贷”融资增信机制。

“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不再以传统财务指标和固定资产作为唯一授信门槛。”谢铱可表示,“而是将企业的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等6大类别、37项具体要素纳入评估体系,让‘质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融资资本。”

创新:“阶梯分层”精准匹配融资需求

在威远县共华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升级的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企业负责人甘树良告诉记者:“这都要感谢‘甜城质量贷’提供的300万元纯信用贷款,让我们这个没有质量荣誉的初创企业,凭借技改规划就获得了资金支持。”

威远县共华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建材行业的中小型生产企业。该企业虽已成立多年,但受限于质量技术不强、产能落后,目前仍处于技术创新和产能升级的发展阶段,急需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以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甜城质量贷宣传册

作为一家持续发展但尚未获得市级以上重要质量荣誉的典型企业,该公司符合“育苗成长型”特征。于是,威远农商银行在“甜城质量贷”机制下,基于其质量提升潜力评估和综合信用状况,突破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创新性地为其发放纯信用贷款300万元。

这正是“甜城质量贷”创新设计的“阶梯分层”产品体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体系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了“育苗成长型”“进阶提升型”和“荣誉转化型”三类产品,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金融服务链。

“育苗成长型,专门面向无质量荣誉的初创企业,通过评估其质量投入意愿与规划,给予最高30%的授信权重加成。”谢铱可介绍。进阶提升型,则支持已建立基础质量体系并致力深化提升的中小企业;荣誉转化型,是对已获得质量荣誉的优质企业,给予最高100%的授信权重加成。

机制:“协同闭环”提升融资对接效率

除了精准施策,创新设计“阶梯分层”产品体系外,“甜城质量贷”的创新,还体现在服务机制的深刻变革,构建起完整的质量融资增信服务体系。

“我们建立了‘1+3+N’高效协同工作机制。”谢铱可解释道,即由市质量强市办主导,辐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3类产业,整合25个成员单位及15家银行机构共同参与。

在这个机制下,企业提交需求后,由市县两级主管部门筛选推送名单,市质量强市办预审分类,随后快速分发,银行则限时完成尽调并反馈结果,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不得不提的是,在该项工作推进中,《企业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自评表》是“甜城质量贷”的重要创新工具。

“企业通过自主勾选填报,将原本无形的‘质量努力’和‘质量潜力’转化为可量化的‘质量画像’,为银行授信提供重要参考。”谢铱可告诉记者,自评表聚焦标准制定、计量应用、检验检测、认证获取、质量改进意愿与规划等核心质量基础要素,体现质量增信特性。

此外,“应调尽调”重塑了服务流程。“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企业跑银行’的融资模式,转变为‘银行上门服务’的新范式。”谢铱可说,企业只需提交需求,后续由银行主动联系对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尽调,极大压缩了企业的时间与沟通成本。

为了让好政策直达基层和企业,从重要会议的授信仪式,到“质量月”“服务企业行”的深度解读,再到宣传短视频的全渠道推送,“甜城质量贷”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这些创新机制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通过“甜城质量贷”机制,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平均降低了5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让政府部门从传统的“监管者”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服务者”和“赋能者”。

成效:“质量活水”滋润企业成长沃土

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甜城质量贷”的受益企业之一。今年,该企业分三次通过“甜城质量贷”共计获得近1500万元贷款,用于企业搬迁和新产品开发。

image.png

“甜城质量贷”助力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迁入新址

“这三笔贷款,正好赋能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海向记者分享乔迁的喜悦,并急切展示新推出的系列产品。

公司打造“中国天冬之乡”的信用品牌入选新华社相关典型案例,内江天冬被认证为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还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汪东海认为,公司正是凭借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获得了银行的认可和支持,更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内江,质量金融活水正滋润着更多“天草润东们”的成长沃土。

内江飞龙米业作为首届“甜城质量奖”得主,通过“荣誉转化型”产品,获得农商银行1600万元授信,解决了季节性收储的资金难题。

还有内江市壹鸣金属制品制造有限公司,虽暂无质量荣誉,但通过评估其质量提升潜力,获得工商银行100万元贷款支持。

经过两年多的深耕运作,“甜城质量贷”已经成为服务实体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品牌。

截至最近统计,“甜城质量贷”已累计推送企业6413户次,成功为266户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授信总额达42.8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25.32亿元。其中,“育苗成长型”企业占比高达82%,精准惠及最需要扶持的初创群体。

“甜城质量贷”的创新实践也获得了广泛认可:入选第十四批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写入2025年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获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晨讯》刊载、被推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全国宣传素材……

更让人振奋的是,《内江市“甜城质量贷”破解初创企业融资困境》作为全省唯一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采用的融资增信案例,在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专题会议上展播。

展望未来,内江将继续深耕细作,持续优化机制、拓展覆盖、深化协同,引导企业将荣誉、标准优势、专利成果等质量实力融合到信贷中形成放大效应,不断强化“甜城质量贷”服务效能与品牌影响力,为构建内江市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不竭的“质量+金融”双重动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