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定位品牌的价值内核 |《品牌价值评价 纺织服装、鞋、帽业》国家标准修订研讨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 时间:2025-04-29

微信图片_20250429091414.png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价 纺织服装、鞋、帽业》国家标准修订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凝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深入探讨品牌价值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国际化与适用性,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国际竞争力提供标准化支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领导和代表,波司登、真维斯、劲霸、酷特、三友等主要起草单位的品牌企业代表,以及高校、行业协会专家共20余人参会。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晴颖主持。

优化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品牌价值评价新标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开宗明义,指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但国际品牌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此次标准修订旨在建立更科学、更适配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通过强化数据资产、产业协同、文化赋能等,优化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为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建立"护城河"。

image.png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2)副主任委员郑志受强调,本次修订重点是兼顾国际标准接轨与本土创新实践。新版标准应基于ISO 20671:2019《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国际标准的品牌评价国际框架,同时针对纺织行业细分领域特点,优化制造品牌与消费品牌的差异化评价指标,提升标准的适用性与引领性。

image.png

突出行业特色与应用实践,探讨品牌价值评价新维度

会议围绕标准征求意见稿展开深入讨论。代表标准起草工作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品牌发展研究处处长惠露露就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文本进行汇报,重点介绍了与旧标准相比的修改要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品牌培育业务处副处长刘正源从标准应用层面,重点介绍了近几年中国纺联围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突出行业特色,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曹学军对于现阶段已经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建议要提高“有形要素”权重,强化市场表现、盈利能力等客观数据指标,以进一步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image.png

作为行业领导及专家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秘书处经理、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2)秘书长吕安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郭宏钧,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阮航,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科技部主任张子昕,中国服装协会科技部高级项目主任龚迎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王晓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分院品牌评价研究室主任吴芳,从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优化、国际接轨与标准互认、参数量化与结果可信等角度提出建议。

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品牌代表,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伟文、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CEO兼创意总监洪伯明、波司登集团行政高级经理顾黎娥、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双创平台负责人李海滨、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企管部质量科主任赵丽红从颗粒度细化与可操作性提升、数字化赋能与文化生态构建、市场表现与价值准确度等角度提出建议。

微信图片_20250429092238.jpg

标准“价值”到标准“价值观”升维,从“参数校准”到“价值觉醒”

品牌价值评价的标准研讨,起于标准,但又不止步于标准,每一个品牌强度指标所包含的维度,对于品牌的价值提升而言,都是一个能“至广博,也能入精微”的发展命题。下一步工作将以本次标准修订工作为契机,持续完善构建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助力更多的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实现从“成本优势”到“价值优势”、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的价值变迁与竞争力提升。

我们也期待,类似于像波司登的温暖美学、真维斯的生态运营、劲霸男装的文化符号、酷特智能的柔性智造、三友集团的绿色纤维等优秀品牌实践,能够“以点带面”,通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价值标准体系的全面梳理、科学构建与参数研磨,逐步引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以"标准之盾",在全球化竞争中,树立真正掷地有声的品牌价值范式,开辟新质发展航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