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地理标志产品是地域精华的展示窗。3月27日,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建设的都江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广店揭牌运营。作为成都市首批此类推广店,该店以川芎、青城茶、猕猴桃等地标产品及都江堰特色好物为核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会赋能”的创新模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标准化体系,开启一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新篇章。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白兰彬,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凌云出席活动并为推广店揭牌。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都投集团、都投集团下属城运集团、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和投促局、市文广体旅局、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部分民营经济实体相关负责人参加。
政企联手 共筑地理标志产业新生态
地理标志是产品的“金招牌”,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活动现场,签约、授牌等系列举措,勾勒出地理标志产业从“保护”到“增值”的创新路径。都江堰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广店筹建历程,详细阐述未来运营规划。
作为推广店运营方,都江堰市国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一头连接着政府的政策指引、资源调配与战略布局,另一头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产业动态与商业机会,活动上,都江堰市国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都江堰猕猴桃协会、茶叶协会、经济林协会签订地理标志联营合作协议,建立“统一标准、共享渠道”的产销联盟。
四川聚益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石羊镇竹瓦社区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5吨的地理标志产品川芎产地采购协议,确保药材“道地性”,这也是推广店促成的首单地标产品产业合作。
为打通“立园满园”行动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四川九鼎天元集团授牌“都江堰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未来,这里将成为地标企业的“智慧库”、创新者的“加油站”,从知识产权服务咨询到维权援助,从品牌价值提升到成果转化,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赋能全链条”。
四川九鼎天元集团副总经理徐冰洁说:“接下来,我们将在政府全方位支持下,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从专利申请的启蒙指导,到深度挖掘品牌潜藏价值,再到商标注册的精细流程讲解等,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帮扶,助力本地企业在市场大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
推广店揭牌后,与会人员进入店内了解地理标志产品和都江堰城市好礼的发展情况,对推出“地标+旅游”“地标+康养”精品线路,研发地标文创、养生饮品等衍生产品,为游客提供全新消费享受,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多元化的运营模式给予肯定。
沉浸体验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推广店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利用上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建设,位于太平街,紧邻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高铁站与网红打卡点仰天窝“自拍熊猫”。春日里,粉白的樱花簇拥街道,为店铺增添一抹浪漫底色。
店内装饰独具匠心,以都江堰山水文化为脉络,大青城、大熊猫等地域元素巧妙融入,营造出浓郁的本地风情。产品展销区中,首批入驻的20余种地标产品和100余种城市好礼产品整齐陈列,等待游客品鉴、选购。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地理标志产品外包装上,都附有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产品源头,全方位了解其背后故事,吃得放心、买得安心。智慧大屏滚动播放地理标志宣传片,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地标产品生长环境、产品特性等。
特色茶咖品鉴区温馨惬意,本地香茗、特色咖啡搭配精致点心,为游客提供休闲小憩之所。户外休闲外摆区,阳光透过樱花洒落,顾客悠然赏景、畅聊。
“打造这样一个推广店,旨在为都江堰地理标志产品搭建一个集中展示与销售的舞台,让游客更便捷地认识、购买到正宗特色产品,了解产品背后的地域文化底蕴,为产业持续繁荣注入内生动力。”都江堰市国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鸿说:“在政企联动的模式下,我们获得了政策、运营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我们组建了运营团队,计划用2至3年时间,将该店精心打造成为有代表性的都江堰旅游产品旗舰店。”
开业期间,该店还筹备了系列活动,进一步点燃消费热情。消费者可免费品尝都江堰精酿啤酒、猕猴桃益生菌精片等产品;通过门店打卡,可免费领取都江堰青城山特色小礼品一份;此外,由本地网红组成的“地标体验团”还将通过抖音、视频号平台,带领观众“云逛店”,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场景。
当天,推广店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了解特产好物,可逛、可玩、可买消费闭环让消费者纷纷点赞。游客陈瑾说:“今天来打这里赏花,发现还有这么个宝藏店铺,看到产品还有二维码能追溯,一下就觉得买得踏实,准备多带些特产回去。”
“三遗”赋能 深挖地理标志产品价值
当游客带走一盒猕猴桃、一包茶叶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特产,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三遗之城”都江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已培育5个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好行政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深化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协同管理,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都江堰市“五大地标产品”共有68家用标企业,拥有国家专利46项,在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与贮藏、果实质量安全等全链条标准日趋完善。
其中,都江堰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年产量约18.63万吨,已开发猕猴桃花粉、含片、根茶、果酒、饮料、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和旅游产品10余个,2024年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达40.46亿元。都江堰川芎种植历史已有1400年,凭借独一无二的“菊花心”高品质成为川芎中的翘楚,获评“2022我最喜爱的四川十大类地理标志品牌榜样”。都江堰厚朴栽种面积为13万余亩,其中10年生以上的占4万余亩,年产厚朴皮药材3000吨,厚朴杆3600立方米,获评“2022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都江堰茶叶保护面积71700公顷,年产量达1700吨,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都江堰方竹笋,种植面积达1487公顷,是都江堰市农产业重点发展品种,被列入第二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单。
“都江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广店的开业,是一场保护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都江堰城市品牌形象的创新之路。”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地理标志品牌发展为纽带,通过监管与引导“两手抓”,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政策扶持、搭建交流平台等,鼓励推广店创新营销、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更多城市名片,让更多人了解都江堰、爱上都江堰,为成都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及“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注入都江堰动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