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个分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设立。
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宣讲市场监管领域政策。
今年4月28日,作为全省4个省级新区之一的成都东部新区将迎来挂牌成立5周年。该区自成立以来,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26.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322.6亿元,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升。
与此同时,成都东部新区积极创新,取得多项成果:建成全省首个“NQI+N”质量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首个分中心,并成为成都首个开通专利快速预审备案服务的区(市)县;成立“世园会知识产权保护受理点”,切实加强成都世园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在成都东部新区2025年党工委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指出,新区正处于筑基起势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成都东部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思路,以高效能监管和执法服务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成都东部新区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贡献力量。看服务 创新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市场治理体系
“感谢你们帮助我们企业维权!”2024年12月,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莎实业)代表何吉友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了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
几个月前,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某民房内有人涉嫌制造假冒品牌鸡精”的群众举报线索,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调查。经辨认,其包装箱、包装袋上标称的商标,均未经国莎实业许可使用,属假冒物品。目前该案件已移送至成都市公安局东部新区分局,涉案侵权商品共5万余件,货值金额约16万元。
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自成立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及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14万元。同时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免予处罚、不予处罚79件,减轻处罚20件,始终秉持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市场监管执法理念,落实“五张清单”。
除此之外,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对照成都市相关文件细化36个联合检查事项,推动联合检查行业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有效整合监管资源,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强化新区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各单位出台的政策措施开展严格审查,让新区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无歧视性差别对待,打破区域壁垒,让企业商品要素资源自由畅通流动,尊重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成都东部新区存量经营主体超2.6万家,注册资本(金)逾1229亿元,相比新区成立初期,经营主体存量同比增长40%,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86%,目前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为更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激发经营主体蓬勃活力,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具有新区特色的市场治理体系,结合“进解优促”“立园满园”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工商审批入园,实行“园区事园区办”,向成都东部新区天府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成都未来医学城科创岛下放企业注册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54项高频行政审批事项,设立帮办代办窗口8个,有效压缩办理时限。积极推行跨省通办、成德眉资通办、综窗服务、容缺受理等服务事项,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企业变更”等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降低企业办事门槛。
看赋能 多措并举激活“知识产权+质量护航”双引擎
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区、质量强区建设,依托“NQI+N”质量综合服务中心、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东部新区分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多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
四川五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企业亟需资金加大研发扩充产能,通过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匹配到充足资金。在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该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量融资增信模式及时获得两笔千万级贷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样受到帮助的还有一家专注于生产高品质卫生洁具的上市公司。去年11月,公司因不清楚相关流程,没有申请到新的认证单元,新产品的生产研发迟迟得不到推进。成都东部新区“NQI+N”质量综合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判分析,为其“量身定制”方案,并通过政策解读、现场指导、材料审查等方式,助力该公司优化产品工艺、补足流程短板、完善设备管理,为其产品迭代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为帮助更多科创企业,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知识产权“智慧管家”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企一档、梯度培育、质押融资等服务,已精准助力多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同步申报成都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助,帮助区内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700万余元。同时,针对专利申请周期长、审查效率低等问题,成都东部新区还率先畅通区级专利预审备案“快速通道”,助力多家企业进入市级专利预审备案名单。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一道必要门槛,但不少企业不够了解其认定流程。在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的积极引导下,四川省昱洲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专利预审“绿色通道”,顺利进入成都市级专利预审快速通道,极大缩短了发明专利审查时间。
这些服务企业的成功实践,是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落实“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决策部署,不断开展创新举措的缩影。成都东部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树牢“服务型”理念,聚焦临空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针对企业共性诉求开展质量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大力开展专利预审入园助企专项行动,实现重点园区及重点科技型企业全覆盖;创新开展成都未来医学城专利导航,携手专业队伍归集成都未来医学城专利基础数据,为园区招商引资、规划布局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引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