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梓潼县创新“1+2+N”模式 打造丘区质量强县建设样板

来源:消费质量网 时间:2025-10-14

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县域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近年来,绵阳市梓潼县锚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实施“一体推进、两化驱动、多元支撑”的质量强县建设模式,以系统性变革推动产业能级、企业效益与品牌价值全面跃升,为丘陵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梓潼样板”。

一体推进,构建全域协同的“大质量”治理格局

将质量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党政统筹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将质量强县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长挂帅、31个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方案,锚定19项重点任务,建立质量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每年开展4期专题培训,强化干部质量素养,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部门联动精准发力。聚焦健康食品等重点产业链,建成四川省首个健康食品产业园,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功认定为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工信、商务、园区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一条产业链、多个部门管”的协同模式,累计排查整改产业链质量隐患56项,精准响应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27件,围绕福欣食品、圣迪乐等领军企业,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打造川调、粮油、酒水饮料等产业链基地,实现产业链质量水平系统性提升。

企业主体激活动能。大力推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在企业的推广运用,通过专家问诊、机构辅导、部门指导,开展县域质量强企提升工程,提升全县企业质量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和质量提升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获第四届绵阳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企业1家,培育第三届四川省天府质量奖申报企业2家。圣迪乐公司获得全省首个农产品“天府名品”认证,成为行业质量标杆。

1.png

两化驱动,实现产业升级与品牌增值的双向跃升

以标准化和品牌化为核心引擎,梓潼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标准化建设铸就产业根基。聚焦水稻制种优势产业,建成国家级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新“五化”建设思路,打造2万余亩核心示范带,带动该县制种面积达3.5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全省首位。组建21人专家工作站,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2+3”产业标准体系,制定20余项地方及核心技术标准,研发育种材料600余份,全产业链标准化覆盖率达90%以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品牌化战略激活价值潜能。“文昌贡”区域品牌联盟吸引80家企业加入,通过“合格证+追溯码+品牌Logo”模式,实现追溯管理,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带动产业链增值超4000万元。文旅品牌迅猛发展,深挖“七曲山”“两弹城”资源,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打造精品旅游线路,2024年该县接待游客570.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2%和48.1%。“七曲山”“两弹城”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县域文化名片。

2.png

多元支撑,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聚焦产业发展痛点与需求,梓潼构建认证、计量、金融、数字等多元支撑体系,为质量强县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质量基础设施提效赋能。“三品一标”产品达71个,有机认证面积3.4万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多个产品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计量检测服务入驻产业园区,设备检定周期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2024年累计服务企业超300家次,攻克技术难题46项,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质量服务。

要素保障体系持续优化。作为绵阳市第一批分类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单位,梓潼已为40家企业发布榜单,预计2025年底,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推动“质量融资增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助力企业信用贷款及融资,为企业质量提升注入资金活水。创新“监管+服务+技术”模式,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年内快速响应企业诉求127件,持续保持质量安全“零事故”,营造安心可靠的发展环境。

从水稻制种的“一粒种子”到健康食品的“一桌佳肴”,从七曲山的“一声祈福”到两弹城的“一种精神”,梓潼县通过系统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实现了从农业到文旅、从制造到服务的全产业质量提升,走出一条具有丘区特色的质量振兴之路。展望未来,梓潼县将持续深化质量强县战略,奋力打造丘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典范,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梓潼经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