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发展强。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的通知。其中,重庆本土的冷酸灵(企业品牌、轻工行业)、重庆啤酒(企业品牌、食品行业)、涪陵榨菜(区域品牌)榜上有名。重庆德庄,则上榜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名单。
这是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渝字号”质量品牌矩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切实抓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目标任务落实,全力构建“渝质强企”质量提升生态圈,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质量支撑。
加快搭建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镇)“四梁八柱”
质量强企“立柱”。重庆深入实施质量领军企业“春笋”培育计划,建立质量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制度,培育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遴选535家企业进入全市质量领域优质组织重点培育库,中国汽研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目前,全市企业首席质量官数量达2.34万名,居全国第四位。此外,重庆构建“渝质金服”质量金融惠企助企服务体系,助力500余家企业融资超30亿元,质量安全投保金额突破8000万元。
质量强链“架梁”。重庆创新质量强链工作举措,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带头人”制度、“链式”QC小组活动,推动“质量链”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2024年,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启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项目51个,全市71家链主企业、1072家链上企业、81家科研院所参与试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线电缆、己二酸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质量强县“夯基”。重庆启动重点行业、区域质量创新“领航”项目揭榜挂帅行动,开展质量问诊、质量帮扶等特色活动,增强区域质量竞争力。2024年,重庆全力推动31个县、街道、乡镇申报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项目,重庆首批20个县(区、镇)纳入全国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
质量奖“扩圈”。重庆用好评奖“指挥棒”,立好评优“风向标”,迭代升级市长质量奖评选机制,奖项设置从“市长质量管理奖”拓展为“市长质量管理奖”和“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范围扩展到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同时增加个人奖项,激发更多主体参与,促进多领域协同发展。
抓基层夯基础深入实施强基工程
质量强市,夯实基础是关键支撑。近年来,重庆深入实施质量基层基础强基工程,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深化质量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出口汽车达47.7万辆,同比增长29.6%;货值431.1亿元,同比增长30%;在全国去年585.9万辆的出口数据中,占比超8%……这是去年“渝车出海”计划实施交出的成绩单。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有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身影。
由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准入门槛,全国出口企业需对照进口国要求满足名目繁多的认证和检验检测要求,面临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我市产品的出口成本和难度。挑战面前,一方面,重庆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主导制修订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技术标准,支持参与东盟、南美、中东等区域标准化活动,以标准“走出去”实现产品、品牌、规则的同步输出。
另一方面,重庆着力提升汽车行业检测认证服务能力,推动检测认证领域国际交流,强化机构间的国际合作;积极监测、发布、研析汽车相关TBT(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提供预警报告与合规解决方案,助力“渝车出海”圈粉全球。
质量基础设施作用有效发挥,让重庆成为一项项国家级乃至国际级标准的重要制定者。比如,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准化联盟,全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395项,发布地方标准268项。北碚区发布全国首个绿色勘探团体标准,重庆经开区“巴学源智慧托育”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精准服务打造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
检验检测服务业,一头连着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一头连着消费者的权益,在质量强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制定出台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重庆市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举办“检验检测服务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建设高水平、专业化质量检验检测平台……近年来,重庆多措并举,不断强化平台赋能,精准服务打造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
由招商局集团和重庆市政府整合资源组建的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有汽车、摩托车、智能网联汽车3个“国家质检中心”,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拥有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和2个省部级科普基地。
自获批筹建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以来,重庆已建设整车场地测试、防火安全、节能降碳、电磁兼容等项目检测能力,检验检测能力涵盖标准73个、参数510项,新能源汽车检测覆盖率91.25%,致力打造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质量技术高地,支撑新能源汽车市场监管。
据悉,该中心先后服务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宁德时代等500余家企业,覆盖行业98%以上的整车企业和80%以上的电池、电驱等部件企业。同时为30余家单位提供了出口认证及检测服务,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只是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多个质量检验检测平台不断加强科技攻关,破解行业难题,助力检验检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比如,“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尺寸检测技术在大规格异形锻环研制中的应用案例”“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全溯源链体系,打造氢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案例”入选市场监管总局评选的全国“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