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河北“质”造:“链”动产业 “焕”新未来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时间:2025-02-20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河北省正以坚定的步伐,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质量变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2024年,在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的牵头下,联合省直5部门,一场全方位的质量强链行动在燕赵大地火热开展,奏响了产业升级的激昂乐章。

直击痛点 精准“诊疗”产业顽疾

在河北省宁晋县晶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曾经的困境仍让总经理张力峰心有余悸:“那时候,直拉单晶硅棒氧超标棒数平均占比高达66.4%。”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原料,直拉单晶硅棒质量的不稳定,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这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成为邢台光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巨大阻碍。

面对严峻形势,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组建调研先锋队。他们深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与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产业链质量状况。晶樱光电的问题,正是在这次全面调研中被精准定位,列入邢台光伏产业质量强链质量问题清单。

通过海量的数据收集、反复沟通协调,调研团队精准识别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质量问题484个。在此基础上,梳理出270项重点攻关项目、225项质量政策工具,精心制定质量问题清单、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清单。这三张清单,就像详细的作战规划图,为后续的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汇聚合力 勇破质量提升壁垒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深知,攻克质量难题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于是,一场高规格的深入推进质量强链工作座谈会召开。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技术机构的精英骨干齐聚一堂,共商质量提升大计。会后,一支由质量管理、标准制修订、计量测试、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领域200余位专家组成的“精锐部队”迅速成立。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同时,192家“链主”企业、3638家链员企业以及204家专业技术机构积极响应,共同投身质量提升实践。他们紧密协作,深入分析河北省质量强链情况,针对每个攻关项目制定详细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稳步推进项目实施。

晶樱光电在这场质量提升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多次试验,最终在现有炉台上找到突破点——缩短原有加热器的加热区高度。这一举措成功将氧超标棒数降低至35.37%。张力峰激动地说:“这是我们企业的重大技术突破,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重拾信心!”

在质量提升过程中,“链主”企业发挥着关键带头作用。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助力“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业务互联、资源共享、质量互促。

邢台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晶澳公司积极承担责任,对链上15家企业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辅导。晶澳公司深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与企业共同研讨改进方案。经过努力,成功确立13项一致性标准和15项质量改善措施。这些标准和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产业链质量管控的一致性,将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对N型电池隧穿钝化类PL暗片质量难题,晶澳公司牵头组织上下游企业组建质量协同攻关小组。小组成员们目标一致,日夜奋战,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实验。最终,A品率提升0.3%,PL良率提升30%。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晶澳公司的产品质量,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和质量提升。

筑牢根基 全方位提升质量效能

在质量强链工作中,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是关键。河北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起完善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目前,全省累计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站点372个,这些站点就像分布各地的好帮手,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质量服务。仅2024年,就服务企业2.8万家,帮助企业解决众多质量难题。

在标准创新领域,河北省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能耗限额)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创建工作,力争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30项以上。在企业标准方面,评价发布企业标准领跑者30项。中信戴卡标准“创新族”项目成效显著,累计主持或参与研制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9项,团体标准21项,企业标准300余项。

计量测试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河北省积极推进国家绿氢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同时抓好河北省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这些计量测试中心为相关产业提供精准的计量技术支持,提升了产业链中小企业的计量能力。

在检验检测领域,河北省开展全省省级检验检测中心清理整顿和标杆选树工作,积极培育争创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聚焦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卫星导航、航空材料等重点领域,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新增两个检验检测与产业融合发展试点。

人才驱动 点燃质量发展引擎

人才是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河北省将“助企引智”作为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河北省深入调研,对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进行详细摸底,为企业“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累计为288家企业引进外籍质量专家331人。

保定市立元铜件制造有限公司在引进英国专家后,取得质的飞跃。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全面梳理和优化生产工艺。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5%大幅提高到98%,产品质量的提升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订单量大幅增长。

中伟卓特聘请韩国质量管理专家团队,攻克了马达与液压泵开发研究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中伟卓特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成功推出一系列高性能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引进外籍专家,河北省还积极鼓励工业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实现规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同时,引导链上企业设立标准总监、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人才体系。为加强对首席质量官的管理和服务,河北省开发了全省首席质量官服务平台,实现1.9万家企业首席质量官纳入市场监管总局平台统一管理。通过这一平台,首席质量官们可以便捷地了解最新的质量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在新时代的经济浪潮中,河北省正以质量强链为动力,向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河北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