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后,德阳市迅速行动、深度谋划,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新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以落实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为抓手,开启“德阳质量”新征程。
一、助力质量强链协同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链“链主+配套”,构建大中小企业全链条贯通式协同发展。东方电机帮助配套企业打造的数字化黑灯车间,成为德阳“央地协同、链式转型”模式首个案例成果。举办中小型燃机现代产业链共链会议暨2024燃机产业发展大会,印发《中小型燃机产业链建设方案》,签订燃机产业联盟协议,建成国内首个燃机智慧制造基地,自主研制国内首台G15(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总装下线。省市联动出台《中小型燃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开展40家核心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诊断评价,识别剖析关键质量问题,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质量衔接和协同提升;研制《中小燃机产业链合格供方质量保证动态评价细则》团体标准,提升供应链质量韧性;成立中小型燃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培训中心,加快质量人才培育,举办中小燃机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首席质量官宣贯活动,参训人员218名,新增首席质量官156名。
二、助力质量强企引领提升。围绕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树立集中力量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全市导入《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企业51家,培育东汽争创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开展质量强企经验交流活动20次,推动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企业156家,开展企业质量培训30次,帮助121家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企业297家,培育相关产业链链主企业6家。
三、助力质量强县增强竞争力。坚持全市一盘棋发展思路,以“3+1”主导产业为核心,7区(市、县)立足本地特色,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错位发展大格局。积极宣贯《质量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参考方案》,将旌阳区、什邡市、绵竹市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创建省级质量强县(市、区)。2024年,德阳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清洁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纳入国家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城市榜单第87位、居全省第3,旌阳区在全国百强区排名93,上升2位。全市成功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新增国省高能级创新平台11家(总数达276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