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列表

紧抓“质优”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4-07-01

眼下,各行各业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正如火如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紧抓“质优”这个关键,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质优”要求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质量是立业之本、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坚持以新促质、以质促优,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将质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质优”要求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质量强,则百业强;质量兴,则百业兴。质量贯通整个产业链条,是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素,是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协作的重要技术和管理工具。当前,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5.21,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显示出我国产业发展质量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技术和管理瓶颈问题,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提供质量支撑,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

“质优”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下最大气力全面提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目的是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求和微观基础。2023年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65%,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满意度分别达到81.30分和81.43分,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但也要看到,部分领域假冒伪劣和低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中低端产品过剩,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要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坚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类一类产品抓,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以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质优”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质量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要围绕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抓好质量提升、质量基础和质量治理,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点线面系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标志性成果。要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遴选一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技术攻关,引领广大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要更好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实施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着力推动我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要更好发挥质量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引导不同类型的城市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实施城市质量发展战略,完善质量促进政策措施,培育一批质量强县、强区、强镇,着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作者系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